葡糖酸内酯
项目 | 说明 |
外观 |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特殊气味 |
熔点 | 150~152°C |
溶解 | 室温,60g/100mL H2O |
PH | 1%溶液,配置完成PH=3.5;2h后,ph=2.5 |
比旋度 | 65°(C=1,H2O) |
含量 | ≥99% |
存储 | 通风阴凉干燥处 |
原料说明
葡糖酸内酯大量应用在食品工业中,在化妆品中较少应用,属于第二代果酸,因其分子量比较大,渗入皮肤速度比较慢,所以外用在皮肤表面涂抹,不会对皮肤有果酸的刺激性;又因结构中有多个羟基,所以具有良好的保湿作用。
葡糖酸内酯因抗氧化功能常备应用在食品和药物中,科学家证实葡糖酸内酯和其它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E一样,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在其体外实验中测量了相关成分以清除自由基来预防紫外线诱发皮肤弹力蛋白生产的能力。
当异常的弹力蛋白增加时,这些结构不良的弹力蛋白会堆积在皮肤中,造成日官弹力纤维变性的状况;清除自由基所能提供给细胞最大保护力约50%,而剩余的50%至直接避免紫外线伤害细胞中细胞中的DNA;研究中显示葡糖酸内酯能提供50%的细胞防护能力,但因这成分本身并不是防晒成分,无法直接屏障紫外线,它所提供的细胞防护力,是由螯合氧化促进金属成分以达到清除自由基以及抗氧化的效果。
在体外临床证实,使用含有葡萄酸内酯的配方产品,跟传统的甘醇酸一样,都具有抗老及紧实肌肤的效果,但刺激性微弱。
在深色人种的研究族群中发现,该成分对亚洲人群具有减低色素沉淀,改善皮肤质感的抗老化功能。
葡糖酸内酯很适合当做外用药物的辅助治疗使用,因为它可以加速表皮细胞的代谢功能,用于祛痘是不错的选择。
在一组双盲实验中,在轻度至中度青春痘的患者身上分别使用含14%葡糖酸内酯的水溶液和5%过氧化苯乳液,两者对比起来都有不错的效果;但葡糖酸内酯不具有刺激性。
也有研究证实,葡糖酸内酯,对减轻其它成分对皮肤的刺激也有明确的效果,如与杜鹃花酸配合,能明显降低杜鹃花酸对皮肤的刺激,并增强效果;与A酸搭配,可以明显改善皮肤干燥刺激的状态。
安全风险
虽然葡糖酸内酯被证明对人体皮肤安全,但在实际还是有报告显示,极少部分人群对使用14%的葡糖酸内酯水溶液感受到刺激,也有可能是皮损的原因,但是均没有出现发炎的状况,可以认为葡糖酸内酯是非常安全的原料。
斑贴测试及毒理学报告,都显示葡糖酸内酯的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产品应用
通常添加在水相中,因其PH较低,不适合用卡波类增稠,可以采用EMT-10,ZEN,305等进行增稠或乳化,防腐剂选择常规的就好,根据国家法规要求,最终产品PH需要调整到3.5以上,最好是能够稳定到3.8;在产品最终调整pH值,需要2h后再次测试产品的ph,再次做调整。
其它说明
暂无